一则故事让你轻松了解保险的实质
# 晨读
⾸先⼤家要先明⽩, 保险可以根据它的实质简单粗暴的划分为两⼤类: 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.
⼤家要牢记这两个类型, 这样⽆论别⼈给你推荐各种杂七杂⼋的险, 你都能清爽地理清, 从⽽分析是否合适!
在准备保险专题时⼀直在想着, 找哪些素材可以简单明了的让⼤家透彻理解保险知识, 嗯哼~终于被我找到了, 不信⾃⼰看正⽂吧~!
100 个学徒⼯来到⼀家五星级⼤酒店学习厨艺, 他们要勤勤恳恳学习⼗年, 才能出师独⽴接活. 学徒们的薪⽔不⾼, ⼀年只有⼏百块, 但是五星级酒店的餐具都⾮常名贵, ⼀个盘⼦要 1000 块钱.
如果哪个学徒不⼩⼼打坏了⼀个盘⼦, 那么他不仅要倾家荡产来赔偿这 1000 元钱, 还可能会被开除, 不能再继续学习和⼯作. 因此学徒们都⾮常⼩⼼谨慎, 但还是每年都有⼈打碎盘⼦.
这⼀年, 酒店来了个聪明的财务, 他提出了⼀个⽅案: 如果每个学徒每年愿意交⼀点点钱, 把这些钱集中起来, 那么⽆论谁打碎了盘⼦, 就⽤这钱来赔偿盘⼦, ⽽且学徒们都不再受到处罚.
⼤家都觉得这个⽅案很好, 都愿意花⼀点点钱买个⼼安.
那么需要交多少钱呢? 财务就问⼤家:"你们⼀年之内⼤约会打碎⼏个盘⼦?"
⼤家想了想答到:"⼤约四个吧"(预定死亡率). 那么假定⼀年内需要赔偿四个盘⼦的话, 就需要每个⼈交 40 元钱. 这时, 财务⼜建议⼤家聘请⼀名经纪⼈来帮助⼤家管理这些钱财, 以防⾃⼰跑路嘛.
按照当时的市场情况, 雇佣⼀名经纪⼤概⼀年需要 600 元, 为经纪⼈租个办公室要 400 元(预定费⽤). 这 1000 元的费⽤分摊到每个学徒身上是 10 元, 这样算下来每个学徒⼀年只交 40(保障成本)+10(费⽤)=50 元, 就可以打碎盘有赔付了, 这样就可以不被开除了.(短期消费险诞⽣了)
时间⼀晃, ⼤半年过去了, 竟然没有⼀个⼈打碎盘⼦. 这时候, ⼀个平时做事最谨慎⼩⼼的⼈想: 我是最不可能打碎盘⼦的, 这⼀年损失 50 块钱, ⼗年也是 500 块啊! 不⾏, 我得找财务去谈谈.
这个⼈跟财务这么⼀说, 财务说:"那简单, 你不想交就不交呗, 反正出了事⻛险⾃⼰承担."
⼩⼼⼈⼜觉得这么做不踏实: 万⼀我打碎了盘⼦还是赔不起的. 问财务:"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啊?"
聪明财务脑⼦⼀转, 既然他想要拿回本⾦, 我就要多收他⼀些钱, ⽤这些多收到的钱去投资, ⽤投资的收益把他的本⾦赚回来.
那么现在的市场收益率⼤概是 12.4%(预定利率, 国内预定利率⼀般不⼤于 2.5%). 通过计算 10 年后要想拿回本⾦, 现在就收取 40(保障成本)+10(费⽤)+50(投资成本)=100 元.
于是聪明的财务说: 我也相信你不会打碎盘⼦的, 但是万⼀的事情谁也不敢担保, 要不你看这样吧, 你每年交 100 块押⾦(两全险), 如果打碎了盘⼦这押⾦就没收了, 如果⼗年都没打碎, 到时候 1000 块钱我原样还你.
⼩⼼⼈⾃⼰⼀算, ⼏年内打碎了盘⼦, 本来要赔 1000 的, 现在如果⼗年中途打碎只要赔⼏百, 如果⼗年都没打碎盘⼦, ⾃⼰⼀分钱都没损失, 确实两全其美!
"但是咱们得有⼀个约定"财务⼜说, "你既然按 100 交押⾦了, 这⼗年都得交, 中途也不能再把押⾦取回, 否则要算你违约." ⼩⼼⼈想想⾃⼰总归不亏, 就⼀⼝承诺:"没问题!"(两全保险诞⽣)
这⼀年⼩⼼⼈果然没有打碎盘⼦, 看⻅其他⼯友⼤都损失了 50 块钱, 他不禁得意起来, 把⾃⼰的⽅案告诉⼏个好朋友. 很快⼀传⼗⼗传百, ⼤家都觉得⾃⼰没那么倒霉, 恰好就是那个会打碎盘⼦的⼈, 于是纷纷要求交押⾦.
财务也很乐意, 于是第⼆年⼀下⼦收了 10000 元押⾦. 财务留下 4000 元准备赔盘⼦的钱, 1000 元费⽤, 剩下 5000 元就去投资. 这⼀年市场⾮常的好, 投资回报率升⾼到了 15%(利差益, 预定利率 12.4%), ⽽且这⼀年学徒们打碎的盘⼦也只打碎了 3 个(死差益), 雇佣的经纪也只花了 500(费差益).
到了年底, 还赚了不只⼀个盘⼦的钱.
听说了这个事情, ⼩⼼⼈⼜不平起来, 他找到财务说:"原来你⽤我们的钱去赚了那么多钱, 却不分给我们, 太不公平了."
财务想了想说:"我赚钱是靠⾃⼰的脑⼒体⼒, 也有我的功劳. 要不这样吧, 你再多交点, 每年 150 元(分红险), ⼗年后我不仅还你 1500, 还每年把盈利的 70%分给你, 如何?" ⼩⼼⼈⼀听, 觉得这样更划算, 于是⾃⼰⻢上交了 150, 回去还⿎动别的⼯友也多交⼀点.
这⼀年恰逢股市⼤涨, 财务赚了很多, 到了年终, ⼤家⼀看⾃⼰的帐户, ⾮但没有像去年⼀样花掉 50 块, 反⽽还多了⼏块钱红利.
于是财务⿎动⼤家说:"明年⾏情还会很好, ⼤家不如把⾃⼰不急⽤的钱都给我吧, 除了扣除帮⼤家赔付打碎盘⼦的保障成本 40 元钱, 以及扣除管理费⽤ 10 元. 其余多给我的钱我帮你们运作, 我每个⽉给你们结算利息, ⽽且是利滚利.
"可是我们交了那么多钱, 万⼀要急⽤咋办呢?"有⼈问.
财务说:"那没关系, 这部分钱急⽤的时候你们可以随时取出(万能险)."
"那你要投资亏了怎么办?"⼜有⼈担⼼的问道.
"放⼼吧, 我给你们承诺每⽉给⼤家的利息不会低于 0%的. ⽽且年利率⼀定在 2.5%以上", 众⼈⼀盘算, 我们哪⾥懂什么投资运作, 财务是个聪明⼈, 交给他放⼼! 于是众⼈你 150, 他 180 的都交了出来. (万能险)
第三年年末, ⼤家帐户上果然⼜多了若⼲盈余, 有⼈感觉赚的真不少, 但也有⼈感觉投的钱不少没有赚到⼼⽬中所想要得到的钱.
他们⼜找到了聪明的财务, 财务说: 收益⾼的项⽬当然有, 但是⻛险也⼤, 如果你们不怕⻛险, 我可以帮你们投到这些项⽬中去, 这样吧, 我帮⼤家设置⼏个投资的帐户, 其中有⻛险⾼的, 有⻛险低的, ⼤家可以根据⾃⼰的偏好来选择投资的帐户, 选择好了, 我来帮你们运作, 我每年只按帐户价值的百分之⼏收⼤家⼀点管理费, 其余赚多少都归你们, 但是万⼀亏了, 请⼤家也别怪我(投连险)只要存满五年, 我连⼿续费都不扣. ⼤家感觉这样能赚到更多的钱, 于是就把所有的钱交给了财务.
这时候来了⼀个新的学徒, 众⼈纷纷向他解释这个项⽬的吸引⼒, 劝他多拿⼀点钱出来.
新学徒听得⼀头雾⽔, 最后终于搞清楚来⻰去脉, 说: 我家庭困难, 只交 50 块赔盘⼦的钱就可以了. 不要那么⾼的收益啦."
从故事中, 可以看到保费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:
保障成本+费⽤+投资的钱=保费.
其中⽆论你购买的是消费型险, 还是分红、万能、投连险, 每年的保障成本和费⽤都被消费掉了. 保险公司之所以能返本、分红、付息, ⽆⾮是在拿客户的钱去投资, 然后把投资收益再分给客户.
所以建议: 尽量购买消费型保障功能的保险, 这样可以⽤较低的价格购买到很⾼的保障. 然后把省下来的钱投资到其他能带来更⾼回报的投资项⽬中去, 如债券、基⾦定投等. 这样你的资⾦的使⽤效率会更⾼.
思考:
在上⾯的故事中, 随着故事的推进, ⼈们的关注点在改变, 开始关注的是保障, 随着事情的发展⼈们的关注点越来越重视收益⽽忽略了保险的本质. 想想现在的保险⾏业和保险市场是不是这样呢?
所以还是建议⼤家再买保险的时候不要过多考虑资⾦回报, ⽽应该重点考虑保险保障的本质, 个⼈对于⻛险的厌恶才应该是购买保险最原始的初衷.
# 班班拆读
大家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?
保险产品名目繁多, 保险业务员口若悬河, 保险的收益令人心动…完全不知所措了~
消费险, 两全险, 分红险, 万能险, 投连险这些都是什么鬼呀!
这时候你是不是会想, 我自己要是懂保险多好啊? 可惜,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~
那今天的晨读就要认真研读啦, 从故事中, 我们可以了解到保费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: 保障成本+费用+投资的钱=保费.
无论购买哪种保险, 每年的保障成本和费用都被消费掉了.
保险公司之所以能给你利息, 无非是用你的钱去投资, 然后再分点给你.
对, 是分一点给你~今晚会来和大家讲讲是多么可怜的一点.
那我们拿来自己投资不好吗? 何必要做保险公司的摇钱树呢?
而且由于对于保险公司的投资项目是有限制的, 不能太激进, 所以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都是比较低的.
综上所述, 保险就是用来提供保障的, 不是赚钱的! 提高资金使用率和获取收益这事, 还是交给其他投资品吧!
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一句: 这世上没有最好的险种, 只有最合适自己的险种.
所以, 只有购买的险种适合自己了, 能够切实地对自己可能发生的风险起到了保障的作用, 对咱们来说才是最好的.
今天的晨读就到这里啦, 欢迎大家发表晨读感悟, 讲述自己和保险的故事~
或者讲讲通过文章, 对保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?